学术预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预告 > 正文

(12.19)望远学术沙龙第六次论坛通知

发布日期:2018-12-17    作者:     来源:     点击:

1219日(周下午3:30-5:30,政管学院举行本学期最后一次望远学术沙龙!!本次讲座由马奔教授主持,邀请黄晴老师政管学院博士生于棋主讲。讲座自由讨论无框架,激发您的灵感,期待您的加入!本次论坛依旧无限量供应美味可口的零食饮品,座位有限,先到先得!论坛地点:华岗苑南楼四楼大厅会议室



讲座一:“无文化,不城市”:城市空间生产的文化逻辑与动力——基于山东省10个古城更新项目的实证研究

内容提要:在过去十年中,随着地方寻求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热情高涨,古城更新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政策中的热点问题。2017年,政管学院古城调研团队对山东省十个古城更新项目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其空间生产逻辑、空间生产动力及社会效应做出讨论。首先,在地性、传统性的城市主义以及资本与文化的深度耦合推动了文化导向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我们提出文化生产联盟理论来解释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内在权力关系与动力;古城更新项目也存在着文化内涵与表达同质化的现象,我们审视了古城更新所导致的中产审美与消费主义主导的空间形态问题。

主讲人:黄晴,博士,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城更新、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国博士后项目与山东省社科项目多项,在中国行政管理、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上发表多篇论文。


讲座二:新国家空间视角下国家级新区的建构实践:基于权力、资本与尺度的多维解读

内容提要:借助特区设立带动区域崛起的发展策略贯穿于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以深圳特区为代表的经济政策特区和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在不同时期采用差异化的制度供给手段和倾斜性政策支持的具体实践表现。自首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以来,我国已积累了长达26年的新区建设经验,并已先后设立了19个功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雄安新区的快速推进,更同样凸显着国家对于以新区设立引导区域发展的决策惯性与政策路径的依赖与认可。政策特区的设立,表面上是国家权力引导下的产业结构布局,但实际上是涉及行政权力、区域规划等多重要素深度重组的国家空间建构过程。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空间“社会转向思潮”,对于原本根植于物质空间的一系列概念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国家空间的传统解读已无法有效解释包括国家级新区在内的诸多空间建构实践的内在本质。在布伦纳等学者的“新国家空间”理论框架下,国家级新区的建设绝非是单一的地理现象、经济载体或政区形式,而是涉及空间组织、策略、资源与效应等多维场域的国家空间建构实践。因此,本次讨论将基于“新国家空间”的理论框架,对于我国典型国家空间建构实践——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发展进行探讨,并从“权力”“资本”“尺度”等维度出发,深度剖析我国国家空间建构的空间属性与典型路径。

主讲人:于棋,男,政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2016年度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与公共政策。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CSSCI论文3篇,先后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连续2次)、一等学业奖学金等。


62.9K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00

电话:0532-58630301,58630339

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