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政管学院承办的山东大学第221期“海右”博士论坛在政管学院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是个“好邻居”,还是个“坏邻居”——崛起的中国与邻国相处之道,论坛邀请到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刘昌明教授作为本期论坛的点评嘉宾,主讲人分别是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林永亮、2010级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范磊和2009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郭彪。政管学院部分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林永亮同学演讲的题目是《朝核问题的症结与中国处方》。他从朝核问题的缘起、症结与困境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林永亮认为:朝核问题缘起于半岛的结构失衡,而同时各方的战略诉求各不相同,且相互冲突,彼此间存在较大张力,这种张力构成了朝核问题的症结,美朝两国的逻辑相左与政策僵化将朝核问题引入困局。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居”,对此开出的处方是多边主义和积极引导,林永亮同学最后认为:“解决朝鲜问题,进而才能解决朝核问题”。
范磊同学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历史变迁——基于全球、地区和国家的分析》。范磊同学先给大家厘清了东盟和东南亚两个概念并回顾了中国和东盟双方关系的发展。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分别从全球层次分析了国际体系背景下的、地区层次范围内地区合作主导下双边关系,以及国家层次分析框架下的国家双边互动中的中国与东盟关系。在每一个层次中,都分别介绍了国际体系、地区、国家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互动关系。最后范磊同学展望了中国和东盟关系未来的发展,并认为地区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接下来,郭彪同学给大家带来了题为《上海合作组织与地区安全——一种过程建构主义的视角》的发言。郭彪同学用自己对既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掌握以及基于上海合作组织在实现地区安全上的表现和作为,从过程建构主义的视角提出了自己对上合组织发展历程的诠释。在演讲中,郭彪同学首先分析了上合组织对促进其成员国安全的原因和已有成果,然后认为上合组织的发展和“功能外溢”不能用主流国关理论有关合作的论述进行解释,并具体分析了结构现实主义、温和建构主义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三大理论流派的主张,最后在阐述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中“过程”功用的基础上,考核了这一理论对上合组织发展历程的解释力。但郭彪同学也认为还需要对上合组织主导国、美国等外力因素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刘昌明教授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刘教授首先肯定了三位同学的选题均切合中国周边关系,实证研究全面细致,理论研究让人耳目一新。然后他对三位同学所演讲的内容和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关注和考察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面对朝核问题,中国应如何形成自己的“东北亚战略”;在和东盟关系问题上,中国应如何处理好双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两者关系和适用范围;过程建构主义中应怎样理解过程与利益的关系等。论坛的最后,刘教授还对在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回答。
最后,演讲研究生和到场观众通过掌声表达了对参加本次论坛的点评嘉宾刘昌明教授的感谢,在场观众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海右”论坛,大家不仅通过中国与朝鲜、东盟、上合组织这三者关系的发展脉络中,把握了中国今后的战略发展方向,还在刘教授的点评中明白了应如何发现学术热点并进行深入研究。此次“海右”博士生论坛展现了我院同学的对当今时事热点的把握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场下同学的积极互动和热烈讨论也显示政管学院内良好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