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4日,临沂山东大学的政治系本科建系大会顺利召开,学院建设发展的历史就此拉开帷幕。1978年,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成立。1994年,更名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院,2000年改为现名。学院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涵盖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设有科学社会主义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国际政治系、公共管理系4个本科教学实体。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培养了万余名优秀毕业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创建一流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一流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学科简介
政治学 一 级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1951年,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时任校长华岗主持政治学科建设;1960年,时任校长成仿吾主持成立了山东大学政治系。政治学一级学科设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三个本科专业,都具备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拥有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国际政 治)。2016年 入选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首批特色学科。2020年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2021年入选山东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一流特色学科领域建设计划。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新兴学科。1995年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先后经历了在哲社学院、管理学院的办学历史,2000年三校合并时并入新成立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3年获得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成为国家首批“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培养试点单位。2016年入选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首批特色学科。2020年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2021年入选山东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一流特色学科领域建设计划。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职教师93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9人,讲师(助理研究员)27人;全职博士后13人,其中特别资助博士后2人,重点师资博士后5人;91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毕业于海外名校;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6人。现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委员3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2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1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4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3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7人。
科研机构
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亚太研究所、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俄罗斯与中亚政治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社科 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公共安全战略研究中心,1个国家部委研究基地(国家统计局研究基地)⸺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17年与芝加哥大学共建公共治理研究院,2019年成立的国家治理研究院,学院是重要建设单位;2022年成立上合组织研究院。同时建有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环境政治研究所、地方政府管理研究所、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研究所、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统一战线研究中心(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共建)等科研机构。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公共治理研究院入选CTTI来源智库,亚太所入选首批中联部国家“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欧洲研究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单位。
科研教学成果
学院科研教学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SCI论文100多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500余篇,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SSCI顶级期刊;出版著作100余部;智库报告300余篇,其中获得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和有关部门采纳近百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其他部委各类项目50多项,总项目经费六千余万元。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社会实践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第九届省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等奖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海外高校开展广泛多层次的交流。近年来,学院与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麦吉尔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莱顿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罗格斯大学、巴斯大学、卡塔尼亚大学、尼赫鲁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以及日本、韩国等国著名高校签订了正式的合作交流 协议,在联合培养、互派访问、课程教学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平均每年国外专家前来进行短期授课或讲学20余次,20余位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访学交流。学院积极支持学生前往国(境)外高校进行访学交流,积累海外研学经历。学院设有国际政治、公共管理、中国学 研究生英文项目,培养了数百名留学生,遍布几十余个国家或地区。
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之宗旨,践行“知政为公,厚德笃行”之院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完备专业知识、开放合作精神、创新思维意识、国际胜任能力,德才兼备,能够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 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收本科生150人左右,学术硕士研究生12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35人左右,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400人左右,全英文授课项目留学生40人左右。
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形成了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案例教学、创新创业、实践调查、国际研修在内的完整培养体系。学院注重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屡获佳绩,获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最高荣誉特等奖、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大赛最高荣誉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近百支团队在模拟联合国、模拟市长大赛、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奖项。12人荣获山东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研究生学术之星、五四青年科学奖等荣誉称号,21人荣获山东大学最高奖学金荣誉⸺校长奖,近千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表彰。积极探索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设置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夯实学科基础;推进中外联合培养、出境学术交流,拓宽国际学术视野;搭建暑期学校、学术论坛等各类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中外名家,交流学术思想;制定各类提升计划和奖励措施,推动创新研究,产生创新成果。
MPA教育
山东大学MPA教育秉持“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发挥地理和文化优势,坚持“德性至上”的理念,强调以“公共精神”为引领,把“德性至上”和“公共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方法、理论素养、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为出发点,发挥济南、青岛和威海三市的地缘优势,为山东和全国培养具有公共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作出卓越贡献。山东大学MPA教育通过“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严格入口、细化过程、把住出口”等规范化工作保障培养质量。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首届全国卫生健康治理案例大赛中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连续获得第六届(2015)、第七届(2017)和第八届(2019)全国优秀MPA学位论文奖。
学生风采
学院不断拓展教育渠道,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和学术创新的结合。面向实践需求,建立了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指导学院学生会、研究生 会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活动品牌,开展大型赛事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学院多 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优秀组织单 位”“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先 进集体”“山东省先进班集体”“山东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大学红旗团委”“山东大学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大学十佳学生会”“山东大学十佳研究生会”“山东大学十佳团支 部”“山东大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大学三八红旗集体”“第八届青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体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院训
知政为公,厚德笃行
“知政”出自《礼记.乐记》:“申乐以知政”,即学习、明察政事。“为公”取自《礼记.礼运》:“天下为公”,即追求公平、公正。孔子曰“政,正也。”晓政事,察良治,明是非之理,行正义之道,为公正立言。“知政为公”期望政管师生追求公共道义、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具有家国情怀,为国家社会服务。
“厚德”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德育树人。“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 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知行合一。具有高尚的公德意识是政管人出发的基点,脚踏实地的做事是 政管人求学的要求,道德指引行为的方向。“厚德笃行”期望政管师生严格律己,躬行实践。
以德领政,以行致公,两句相辅相成,深刻体现政管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的要义。将“政”与“公”寓,于“德”“行”之中:求“公”而知政,求“德”而笃行。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00
电话:0532-58630301,5863033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