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9月17日,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全体研究生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校史校情教育、学术素养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树立底线,提升修养。9月12日,政管学院副院长刘昌明教授为2018级研究生新生作了学术素养教育的讲座活动。刘昌明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学科设置、专业特色、排名、招生情况等,对学院过去的学术成果做了总结,并就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希望。之后,就研究生学术道德基本准则、学术论文写作及发表规范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鼓励研究生要培养勇于探索的研究精神,要求大家务必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筑牢坚固的学术底线,遵章照规做好科研学习工作。最后,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刘昌明教授指出了研究生阶段在学习上应注意的问题,并就解决办法提出建议。
合理规划,认真执行。9月12日下午,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纪超群老师为2018级研究生新生作了培养管理教育。纪老师首先为同学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研究生管理系统的使用办法,使新生了解各培养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之后下发了《研究生手册》,并从中选取有针对性的板块进行说明,嘱咐同学们在校期间务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期完成各项教学计划。培训后期,纪老师指导同学们填写了《研究生学籍管理卡》和研究生证,并集中解答了各班同学的疑惑。
遵规守纪,安全第一。9月11日,2018级研究生辅导员李汉烨老师为2018级研究生新生介绍了校规校纪和在校期间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学习《研究生手册》、《山东大学2014年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试行)》等对应文件,了解了学校各类学生事务的办理流程,使新生对于奖惩、三助一辅、贷款、婚育、食宿等方面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在安全教育部分,李老师首先介绍了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安全规章,并结合实际案例,从学术安全、法律常识、身心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五方面,给同学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忠告。同时,结合青岛校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着重强调应防范山、海、风、毒、犬、偏、交通等隐患,确保人身安全。最后,李老师就青岛校区研究生社区契约制管理进行说明,指导同学们签订青岛校区研究生社区契约。
关注心灵,积极调试。9月11日晚上,心理咨询中心的于路心老师为2018级研究生新生做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老师首先讲解了心理健康的标准,之后,从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四方面,为大家讲述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范例与分析,引导同学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尽快适应环境、学会情绪疏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后,老师介绍了学校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所举办的各类活动以及心理中心的联系方式,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实、愉悦、健康地度过研究生生活。
热情聆听,接触前沿。9月13日上午,在华岗苑5楼报告厅,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制度及比较政治学的系主任维尔纳•帕策尔特教授,为政管学院2018级研究生新生做了题为“如何实现‘善治’?——以德国地方政治及政党为例”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教授主持,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政治学院陈晶雪博士担任翻译。会上,教授以德国地方治理与政党为例,运用生动鲜活的德国故事为大家描绘了德国的善治图景与现存桎梏。
此后,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制度及比较政治学系的助理教授克里斯朵夫·麦瑟尔巴赫博士,为大家做了题为“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和社会秩序”的学术报告。通过中外不同哲学家对人性观点的对比,探讨怎样构筑良好的社会秩序,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9月13日下午,在刘昌明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蔡拓教授做了题为“理性与非理性的抉择:当代国际关系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蔡拓教授根据世界极端现实主义沉渣泛起的背景,与同学们讨论在当前国际社会发展处于相对低潮、混乱和迷茫的阶段,理性与非理性现象交织,国际形式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三场讲座为2018级研究生新生带来了学术的饕餮盛宴,同学们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与专业大家进行思想碰撞,构建着自己的学术观点与思维路径,大家都表示收获颇丰。
在洪家楼校区培养的统一战线学专业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同步开展。同学们代表学院参与了学校首次单独进行的研究生开学典礼,在统一战线学科带头人蒋锐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专业认知和学术素养教育、掌握了学涯规划和培养计划制定的原则和要求,在辅导员李汉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安全意识、并完成了班委竞选和《研究生基本素养通识课》考试等任务。
紧张而有序的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已圆满完成,此次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2018级研究生新生形成对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新生尽快融入全新的研究生生活、适应各类学术科研工作活动,为大家圆满完成培养阶段的成长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张芝毓,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