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山东大学联合主办第四届统一战线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5-04-20    作者:     来源:     点击:

4月19日至20日,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研究中心和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主办,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青岛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协办的第四届统一战线学论坛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大统战工作格局下的统一战线学学科体系建设”,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社院系统等80家单位的150余位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专家学者与会交流。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常委、台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陈军,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曹现强,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崔占辉,青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宋立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海燕主持开幕式。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祁金利主持主旨报告环节并作大会总结。

陈军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统一战线学科发展的四大历史节点。陈军指出,五年来统一战线学论坛产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促进了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等的协同发展,一批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论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我们共同致力推动统一战线学建设发展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将加强与全国范围内的统战、社院系统各单位等协同联动,持续办好论坛、提升论坛质效,围绕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破解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等,更好发出论坛声音、服务中央决策、助推人才辈出。

曹现强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学科齐全、文史见长”的办学特色和鲜明优势,积极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的学理化研究和统战专业人才培养。2014年,山东大学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创办了“统一战线学”学科。双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快推动统一战线学科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不断提升统一战线学在学界的地位,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体系化研究,努力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院长王延中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最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博士生导师李小宁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逻辑的起点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本原是由“阶级联盟”构成的“人民”。对“人的根本”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解答是“人民本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与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党制度就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这套理论及制度的缔造者。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各地社院等单位的19位专家,围绕构建统一战线学科体系、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政治作用等主题作大会发言。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聚焦“大统战工作格局”“统战学与统战理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四个分论坛主题进行了交流。

据悉,本届论坛共收到405篇论文,论文来稿数量创历届论坛之最。经论坛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评出63篇优秀论文,邀请论文作者与会交流。


:康乐

图:王华斌

编辑:王思彤

责编:石莹、臧丽丽


62.9K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00

电话:0532-58630301,58630339

扫一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