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

发布日期:2025-04-20    作者:     来源:     点击:

4月19日,“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顺利召开。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秦亚青主持。

邢占军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他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洋安全格局深刻重塑,全球海洋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挑战,海洋科学研究的推进与相关理论探索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破解海洋安全困局、推动全球海洋治理发展的重要路径。他表示,作为海洋大省的重要学府,山东大学长期深耕海洋科研、成果丰硕,青岛校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科研力量,构筑起海洋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体系,不断推动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在主旨演讲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就“海洋科技与工程战略思考”话题指出,把生态科技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目标离不开海洋强国建设,要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三部曲,整合全国优质海洋科技力量,不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赋予的期望。同时他强调,要有序推进深海物联网建设,抢占深海战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学首席专家宋德星围绕“美印战略合作中海权逻辑及其中国指向”这一主题,阐述了对大变局背景下中美印三边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强调其愈发重要的国际战略价值。他指出,要重点关注印太战略背景下结构性因素作用的重要性,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既要重视硬实力,又要重视海洋秩序维护的软实力,发挥区域性机制作用抵御域外势力,奉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自正当合理的海洋权利诉求。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原所长张海文就“全球海洋治理的新进展”话题,强调海洋领域国际规则和秩序构建的重要性。她指出,中国加强软实力建设的一个关键角度在于维护海洋权益。从国家海洋安全层面分析,要认识到中国面临的严峻地理和战略空间形势,深度探究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年度性新进展,关注各项国际机制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断提升中国自身的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郑剑作题为“特朗普2.0对推进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挑战新机遇”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2.0意味着更多的不可预测性,但其海洋战略从回归传统海权思想的角度来说却是可测的。面对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他提出六个“新”,即新反思、新合作、新机制、新转型、新稳定、新机遇,强调要加快发展海军力量,重建重塑具有可操作性的海上安全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王键围绕“中日东海安全与危机管控——以钓鱼岛争端为线”主题,以日本海洋基本计划为切入点,分析其渲染钓鱼岛危机事态、不断扩张海洋领土的图谋。他同时也强调了中国在宣传维护工作上进一步紧跟最新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面对日本近年来在海洋主权安全方面的军事挑衅及台海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坚持斗争与发展,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本次研讨会设两个分议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全球海洋及我国海疆面临的安全形势”“海洋安全治理及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展开交流研讨,分议题分别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奔、政管学院教授周丕启主持。山东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孔令栋总结发言。

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海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和《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等高校、科研院所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文:仇好

图:周一楷

编辑:王思彤

责编:石莹、臧丽丽


62.9K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00

电话:0532-58630301,58630339

扫一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